关灯

[法考资讯] 22年法律人必看电视剧《底线》,江歌案等10个真实案件改编

[复制链接]
汪小汪 发表于 2022-10-8 09:57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案件真实有深度
每个故事都来自真实案例,既有引起社会关注的大案,也有关心个体身心的小案。

主播猝死案,折射的正是职场PUA的套路。
当996,007被资本合理化,当人的极限不断被挑战,看似是劳动者自发的内卷,实则是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榨。
内卷之下,人人皆陷入精神内耗的困局。


性骚扰案,反映了社会中永存的两性问题。一是女性在职场中的弱势。女性想要在工作中获得同样的成功需要付出高于男性几倍的努力,但一旦获得成功,又会被贴以靠脸吃饭、借机上位等标签。二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。女生在受到性骚扰本身带来的伤害外,还要受到社会舆论的二次伤害。用“受害者完美论”来给施害者开脱,是最流氓的逻辑。




闺蜜男友谋杀案,揭示了舆论与审判的关系。案件伊始,双方当事人都想利用舆论实现己方利益最大化,于是借助自媒体制造舆论声势,试图影响审判。审判虽具有独立性,但真的可以完全无视舆论的影响吗?正如观众所言,舆论的监督让法律人意识到固有的专业“傲慢”,现实中也不乏当事人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影响审判的走向。但需要人间清醒的一点在于:舆论的作用到底是监督司法还是干预司法?这是留给社会反思的。




每个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底线,这个底线,是法律的底线,法官的底线,法律人的底线,法治社会的底线。这些改编自真实案例的故事,活生生血淋淋的告诉我们:规则与情理、法律与道德、审判与舆论之间都有一条底线:它们彼此相关又保持独立,就像长江和汉水,殊途同归却泾渭分明。

写在最后
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,不是强行拉抬,而是像荷叶上泻过的水,留不下一点痕迹。《底线》就是在这种荷叶泄水间,让观众时而会心一笑,时而心头一绞。案件素材的创造、法官人设的塑造、法院氛围的营造、中心思想的打造,无不流露一个字:真——因为真材实料,所以回味无穷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排行榜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   ©2021-2022  考证汪    (湘ICP备2022011642号-1)